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青春娄底 > 人物

谢冰莹(4)

2011-11-29 16:37 娄底新闻网 李夫泽 童建文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女兵”成为教授 文坛绿树长青

1948年8月,谢冰莹应台湾师范大学之聘赴台湾任教,成了一名大学教授,一直到1972年退休为止。其中,1957年7月,偕女儿赴马来西亚太平任教,担任华联高级中学国文科主任,任教三年;1963年夏赴菲律宾马尼拉文艺研习班短期讲学三个月。

谢冰莹这位在少年时代不高兴读《圣经》,不喜欢做祷告,相信“人就是创造世界的上帝,什么都是自己靠自己”的“女兵”,到1956年,竟皈依佛门,取法名为“慈莹”,在家里立了“佛堂”,供奉了“观世音菩萨”,每天必须念“佛经”。佛桌上的白银小塔里,还放着来自印度的三颗“舍利子”。谢冰莹的前夫符号,一直居在湖北沔阳乡下,他闻此讯后,想起当年的“呜姐鸣妹”,感叹之下写完了他无题百首诗的最后两绝:

苦心孤诣称鸣妹,诉罢离情诉爱情。

色即是空空是色,佛门听取断肠声。

知君焚稿了前缘,中夜椎心谶旧愆。

劳燕分飞天海阔,沈园柳老不吹绵。

同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她对自己前期的革命活动矢口否认。

在台湾的年代,谢冰莹仍笔耕不辍,绿树长青,且数量远远超过在大陆时的创作。有长篇小说以及散文、儿童文学、传记、游记、理论、书信等等。随着时事的变迁和作家艺术着眼点的转移,谢冰莹后期的作品,时代色彩没有前期那么强烈了,主要涉及日常生活的题材,但仍继续运笔写众人所普遍关注的问题。

谢冰莹非常喜欢小朋友。1979年底,她在《世界日报》的“儿童世界”版开辟了“贾奶奶信箱”专栏,与小朋友进行心灵的交流。1984年,出版了《小读者与我》,将小朋友给她的来信和自己的回信一并发表出来,给读者展示出一个天真纯洁的童心世界。

谢冰莹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报告文学和写实方面。

她的作品“鼓荡着时代的风雨和历史的脉搏。女性反叛,爱国爱家,不屈的民族气节,是她作品的核心;不事雕琢,朴素无华,自然流畅,是她创作中的艺术表达”。(阎纯德:《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第192~193页)。

谢冰莹把整个一生的心血都献给了文学事业。她说:“我生来就是一个傻子,我不要名,更不要利,我只希望做一个平凡的渺小的人,只愿用整个的心力贡献给文学”。因此她从少年青年开始创作起,一直到死才放下手中的笔。在老年时,她在《我为什么要写作》一文中,总结了自己的创作,指出了自己创作的原因:“为什么到了八十一,还舍不得‘封笔’,是为了世间还有许多不平、凄惨、悲壮、苦闷、快乐,和未来充满了光明、新希望的事,所以我要写;为了我的无数的可爱的青年和小朋友读者,我更要写!”这正是谢冰莹从事创作的巨大精神力量之所在,也是她成为世界著名作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游子难圆思乡梦 奋斗精神永相传

1974年秋,谢冰莹同丈夫贾伊箴一起定居美国,过着读书与写作的生活。同时,她爱好广泛,除喜欢游览山水外,还喜欢画画、照相、种花、集邮、收藏红豆、收藏贝壳、养动物。

谢冰莹后半生漂泊海外,却始终割不断对故乡的思恋。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故乡、亲人、朋友。尤其在祖国统一的重大问题上态度鲜明,毫不含糊,对祖国一片痴情。她说:“台湾一向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绝对不能分离。所谓‘台独’,在我看来,是死路一条。…‘中国过去几千年的历史都是分久必合的,海峡两岸统一起来,国力就会更加强大,这是必然的!”

大陆的亲人和朋友也时时刻刻都在企盼着谢冰莹归来。去美探望她的人,与她通信的人,写文章怀念她的人不计其数。解放初期,朱德总司令曾惋惜地说:“冰莹若能回来多好!”

从1948年离开大陆后,谢冰莹50年代发表《还乡梦》,又出版《故乡》散文集。70年代恢复与家乡亲人通信以来,多次表示强烈的还乡愿望。80年代初,她还要家乡的侄儿谢直资找杨纤如联系回国事宜,获得中共中央统战部批准。1982年,中共广东省委在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活动前,曾通过魏中天向冰莹发出邀请。但海峡的风云长期影响着70年代就定居美国的谢冰莹。她一直没有回来过,给人们留下深深的遗憾。2000年1月5日,谢冰莹在美国旧金山逝世,享年94岁。谢冰莹曾经说过:“如果我不幸地死在美国,就要火葬,然后把骨灰撒在金门大桥下,让太平洋的海水把我飘回去。”2000年元月12日,人们以佛教仪式公祭她,并将她的骨灰撒入江海,圆了她的还乡梦。

2000年元月8日,《联合报》刊出标题:作家谢冰莹五日病逝于旧金山。副标题是:享年九十三,曾根据参加北伐经历,写成《女兵自传》等书,苏雪林曾称赞她的作品“每使读者感觉津津有味,非读终篇,不忍释手”。

同日,《中国时报》刊出标题:文学女兵谢冰莹逝世旧金山。副标题是:生命历程曲折,辗转大陆、台湾、美国,享寿九十四岁。

2000年4月18日,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长兼主编阎纯德教授和杨翠微博士专程赶来娄底,和谢冰莹北伐时所在第六期女生队战友顾曼侠(载云)之子、画家顾家彝一起,在笔者的陪同下,一起驱车前往谢冰莹的故乡冷水江市铎山镇龙潭村,村镇领导全程陪同采访。应冷江一职童建文之请,阎教授挥笔题词:“谢冰莹不仅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卓越的作家,她还是一位国民革命家和现代中国妇女解放的先驱之一。冰莹不朽!”

在即将离开铎山时,阎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应该保护好谢冰莹的故居,应该建立谢冰莹故居纪念馆,应该搜集有关谢冰莹的各种资料文献,应该召开“谢冰莹生平与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谢冰莹不仅是湘西山中之玉、水中之珠,她也是中国女性命运的典型代表,是国民革命的先驱之一,是一部教科书……”

现在,娄底师专中文系已开设了《湘中现代作家研究》课程,其中谢冰莹是其主要研究的作家之一,谢冰莹的生平和创作尤其是她的精神,正逐渐被年青的一代所了解,所接受。冷水江市政府已向上级申报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项目——“谢冰莹档案文献遗产”。(编辑/姜友富)

责任编辑:吴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