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新娄底APP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七大攻坚’为抓手,以‘四个提升’‘四个加速’为路径,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好中向新的发展态势,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国省、排位靠前。”10月27日,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发展态势更“稳”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今年以来,面对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靠前发力落实各项稳增长政策,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促发展,奋力打好经济发展攻坚战。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10.77亿元,同比增长6.1%,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9、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继续保持6%以上的较快增速,充分彰显全市经济发展韧性,为全年经济平稳向好运行打下坚实基础。主要指标好于国省,规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7%、1.7%、4.4%、5.9%,高于全省1.9、4.0、4.0、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第7位、第2位和第5位。工业用电、金融贷款等实物量指标支撑有力,分别增长4.5%、7.2%,居全省第4位、第3位。
产业支撑坚实有力。娄底市以中部地区“材料谷”建设为统揽,加快推动“三钢三电一钛”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夯实。农业生产稳中向好,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8%,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早稻稳产丰产,秋粮丰收在望,蔬菜及食用菌、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生猪出栏继续加快、同比增长3.8%。工业生产稳中提质,工业增加值增长7.9%,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0.4%。规模工业36个行业大类中,26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72.2%,其中金属制品业、专业设备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服务业发展稳定向好,1–8月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4%,快于全省3.6个百分点,其中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增长1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增长较快,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0%和17.2%,合计拉动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
有效需求稳步扩大。娄底市着力抓项目促投资、优环境促消费,有效需求不断扩大。投资平稳增长,前三季度产业投资增长7.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7%,是全市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37个省重点项目完成年计划的92.6%,进度居全省第4位。消费总体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限额以上单位23类主要商品中有18类商品零售额实现增长。升级类消费增势较好,限上单位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9.7%、17.1%、11.1%。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娄底市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推进民生补短提质攻坚,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9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4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78亿元。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9%,其中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6%、6.1%,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缩小为2.27,比上年同期缩小0.03。民生投入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76.1%,其中教育、节能环保、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8.1%、15.6%和19.9%。
发展动力更“新”
硅钢集群快速发展。全市注重延链强链,立足硅钢强“三电”。前三季度,全市新签约“三电”项目65个、金额267.55亿元,新增开工(含投产)项目43个,总投资100亿元的3个钛材料产业项目开工建设;521家“材料谷”企业贡献71.4%的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加值同比增长10.2%;4家硅钢企业增加值增长36.1%,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新引擎”。
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全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科技和产业融合创新持续深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长6.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67.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提升至40.6%,“压舱石”作用稳固;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1-8月全市现代服务业企业营收增长11.8%,为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两业融合”扎实推进。全市深入开展“智赋万企”行动,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目前已有115家企业通过数字化水平二级评测及验收,75%的规上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转数改”。“两业融合”的深入推进,带动全市生产性服务业稳步向好,1-8月全市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收89.26亿元,增长18.1%。
科创成果加速转换。全市扎实推进科技创新赋能攻坚,科创实力显著增强。前三季度,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046家,同比增长超过50%;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增长99%;“材料谷”科创中心已筹集到位设备资金1.5亿元,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华菱涟钢“高磁感取向硅钢开发”首卷产品打通全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工艺,创下同类产线、同类产品首套机组最快记录。
新型消费发展向好。全市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湘超”为契机在全省率先举办“娄超”,带动消费超6亿元,充分激发消费潜能。前三季度,全市游客总人次、旅游收入分别增长9.5%、5.9%,其中国庆中秋假期接待游客增长33.7%;智能消费保持活跃,限上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新能源汽车、可穿戴智能设备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3.8%、32.6%和82.7%。
发展活力更“好”
政策效能加快释放。全市抢抓机遇用好用足“两新”“两重”政策,为长远发展“蓄势增能”。前三季度,争取全口径项目资金76.14亿元,获批大规模设备更新贷款189.21亿元,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74.8%、46.3%和371.8%。“两新”需求加快释放,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36.6%,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2个百分点,是拉动投资的重要支点;“两新”“两重”等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向生产端传导,带动设备制造相关行业和产品生产,9月份全市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5.3%、14.9%。
市场活力持续增强。全市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助企“组合拳”精准发力,为企业降成本、增活力、强信心。经营主体稳定增加,截至9月25日全市实有经营主体42.57万户、增长5.4%,其中在库“四上”企业2714家,新增138家、净增93家。民营经济稳步发展,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2%,分别高于全部投资和上年同期3.5、15.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62.9%、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2.7%,快于全部规上工业3个百分点。金融服务实体力度持续加大,9月末制造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分别增长15.5%、17.6%、10.8%。
质量效益持续改善。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持续为企业减压赋能。财政收入“由负转正”,前三季度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4%,扭转了今年以来的负增长态势。企业效益持续改善,1-8月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7%,分别高于全省和上年同期17.7、34.8个百分点,36个大类行业中31个行业实现盈利,盈利面为86.1%;规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9.1%,高于上年同期0.3个百分点。(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小斌 通讯员 胡炜娟)
一审:谭洲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责任编辑:刘芬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