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青春娄底 > 文化娄底

《我家在娄底》第二季丨第五集《沃野》:沃野写丰收 精神铸丰碑

2024-02-27 22:40 娄底新闻网 谢暑光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编者按:2024年2月18日,《我家在娄底》第二季大型主题融媒宣传作品隆重推出,全媒体、全方位发布。作品采用预告片、短视频、图文专版、海报、音频等形式,共6集。本期为第5集《沃野》图文视频大荟萃。

mmexport1708956003816

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水和合共生的历史。

上善若水,水生万物。水系,是大地的血脉经络,在这片物产丰富的沃野上,资水、涟水、孙水、湄水、测水奔流不息,一个个水库犹如一颗颗翡翠,镶嵌在群山之间,从水库延伸出来的渠道流经城镇、村庄,河库相连,美美与共,润泽出一片片美丽富饶的田畴,惠泽一方安居乐业的百姓。

回望青山  守护故土心田

1.秋天的紫鹊界梯田(柳勇摄)

秋天的紫鹊界梯田(柳勇摄)

中秋过后,在新化县紫鹊界梯田,丰收的底色终于染黄了山坡。层层叠叠的梯田上,稻浪起伏,谷穗飘香,在此起彼伏的“扮禾”声里,稻穗高高扬起后落下,撞击着田间的“扮桶”,桶内谷粒欢快地滚落,罗忠林弓着腰,不断重复着这个古老的动作,享受着劳动后大汗淋漓带给他的舒畅感。

罗忠林在田间劳作

(罗忠林在田间劳作)

在紫鹊界,收稻谷的节奏会持续大半个月,一镰一镰割,一手一手打,一簟一簟晒,一箩一箩用风车车干净,相对于机械化,确实显得缓慢,但就是在这时光缓慢的流淌中,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才弥散得更透彻更长久。

罗忠林的五色大米

(罗忠林的五色大米)

罗忠林是新化县水车镇仙石村人,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有着10年室内设计师的经历,2013年,他放弃广阔的职业平台,回到家乡跟着父亲种田,收集老种子,用最传统的工艺,只为种出本味的粮食。

罗忠林与父亲一起探讨种子知识

(罗忠林和父亲一起探讨种子知识)

每年秋收后,尝新米这天,母亲都会烧制几样拿手好菜,一家人围着饭香盈盈的餐桌,共享丰收的喜悦,这真是细水长流的人间美好。

紫鹊界梯田,被称为“地球最美曲线”,水是紫鹊界梯田的灵魂。从先秦时期开始,一代代先民经过艰苦探索,依靠当地森林植被、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独特的基岩裂隙孔隙水源,打造纯天然自流灌溉工程,造就了“天下大旱,此地无忧,天下大涝,此地有收”的奇迹,被列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时代向前发展,如何让这耕种了千年的肥沃梯田,焕发出新的活力。罗忠林成立心田公社,带着乡邻们用返璞归真的古法耕种,希望通过食物与人们产生良性互动,既能让大家实实在在增加收益,提升劳动价值,又能善待好自己的那块田地。“心田是什么?就是守护好心中这块田,耕耘好自己这块田,我觉得种田是一件美好的事,虽然辛苦,但是心里不苦,我心是自由的,是开放的,是美好的。”对于罗忠林来说,能回乡种田,是一件幸福的事。

“照夜白”“月山白”“烟笼紫”“远山黛”“云谷红”……这是罗忠林给自己种的五色大米取的名字,他认为,只有诗意的名字,才能配得上紫鹊界的原始生态与千年稻作文明。

罗忠林说:“当天地、气候、环境和我们自己的汗水交织成一碗香喷喷的米饭给到我们的时候,那种幸福感是油然而生的,好好吃饭,其实就是好好爱自己。”

移山造湖灌良田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周先忠在田间劳作

(周先忠在田间劳作)

在新化县曹家镇白岩岭村,78岁的村民周先忠依然身体硬朗,走路带风,声如洪钟,锄头舞得风生水起。

6.车田江水库大坝(王黎明摄)

车田江水库大坝(王黎明摄)

“那个时候我年纪轻轻,每到一个地方像只豹子一样!”一说起50年前修建车田江水库时的情景,周先忠感慨万千。

1973年,27岁的周先忠以武装基干民兵连长的身份,带着“小洋公社”210名社员,背上粮食,卷起铺盖,雄赳赳地奔赴80公里外的温塘镇,参与车田江水库修建大会战。

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水渠

(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水渠)

“同志们,加油干,抢晴天、干阴天,毛风细雨是好天,优质安全、低耗高速建好车田江水库,立下愚公移山志,为人民造福。”作为建设工地上的安全员,周先忠至今还对50年前的动员口号倒背如流。

8.车田江特大桥(王黎明摄)

车田江大桥(王黎明摄)

“河东修水库,河西卖水牯”,在那个物质匮乏、机械化落后的时期,新化举全县之力,发动10余万名群众集结,冒严寒斗酷暑,靠着锄头扁担等简陋工具,历经5载鏖战,硬是在崇山峻岭间开辟出一个高峡平湖。每当遇到干旱,车田江水库开闸放水,湍湍水流从大坝倾泻而出,顺着渠道穿山过壑,流经温塘、田坪、坐石、吉庆、圳上、油溪、曹家等10多个乡镇,一路抚平新化县河东山区的干渴之殇,灌溉着5万多亩农田,承担着下游10个电站的防洪保安任务。

逢山凿涵洞,遇谷架渡槽,一条条干渠、支渠悬挂在悬崖峭壁上,飞跨在山冲谷口间,被人们誉为新化的“红旗渠”。

9.群英渡槽2(王黎明摄)

群英渡槽(王黎明摄)

群英渡槽,车田江水库灌渠流经的第一座高架水渠,它横跨两山之间,宛如一条空中的河。历经50余年风雨洗礼,渡槽桥上每一个敦实的桥墩,每一块斑驳的石头,都透着那个时代特有的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息。

“群英飞渡,英雄创奇迹,群英两岸银河舞,英雄引水灌良田,幸福长存!”渡槽竣工后,当年的修渠工人在渠壁上刻下一篇篇自撰的诗词,在岁月和流水的冲刷下,字迹日渐模糊,但他们用热血和汗水铸造的那一座“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丰碑,一直被铭记。

千金水库大坝

千金水库(采访组供图)

不管天气再怎么干旱,但双峰梅龙山下,成片的田野却连年丰收,这是千金水库带给人们的安全感。“千金灌区修建之后,总共经历了12年大旱,灌区基本上没有出现因干旱而绝收的情况。”千金水库管理所所长龚伟志介绍。

首任千金水库管理所所长 聂炳发 采访组供图

首任千金水库管理所所长聂炳发 (采访组供图)

千金水库值千金。千金水库只是一个小型水库,但它却曾经享有“北有大寨,南有千金”的美誉,首任千金水库管理所所长聂炳发首创的“长藤结瓜,六先六后”的管水模式,不仅被人民日报等媒体浓墨重彩报道,还被拍成电影在全国推广,先后有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领导人前来参观学习经验,聂炳发也被评为了全国劳模。直到今天,他当年创造的管水经验,仍然被很多地方使用。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人们用勤劳勇敢的双手修筑了一个个水库,彻底改变了因缺水而多舛的命运,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干涸的土地变成良田沃野,而水库不只是承担着保障农业用水的使命,乘着文旅开发的东风,它们成为一个个水光山色,旖旎迷人的宜游胜地。

荒滩变沃野  梅山精神铸丰碑

资江,娄底的母亲河之一,自新邵县筱溪入娄底境内,由南向北,流经冷水江、新化,是娄底水能资源的主要蕴藏地,50年代末,柘溪水库的修建,让湍急的资江平静下来,形成了一片湖波壮阔的水面。

水进人退,为支持柘溪水库修建,1972年,1.5万名新化人民响应号召,挥别故土,分批迁往常德市西湖农场,白手起家开辟新家园。

虽然在异乡生活了50多年,西湖镇鼎兴村村民李祖赐最惦记的还是故乡味道,每年秋天挖完红薯,他会按照老家的传统制作坨粉,将小时候的味道融入异乡的生活里。“我们新化人做雪花丸子是要放坨粉的,过年也是一碗菜,到腊月二十八、二十九每家每户都要剁丸子。”

李祖赐

(李祖赐)

1972年,年仅10岁的李祖赐,跟随父母离开家乡新化上渡公社,搭上火车来到了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

西湖公园

(新化县西湖公园)

“我们刚到的时候,荒无人烟,到处都是茅草”没有住房,大家用淤泥和着芦苇建,没有水喝,就挖池塘喝积水,垦荒造田,开渠引水……移民们充分发扬“吃得苦、霸得蛮、打硬仗、扎硬寨”的梅山精神,硬是在异地他乡的艰险环境里扎下根来。

常德市西湖管理区

(常德市西湖管理区)

那段艰苦的岁月里,为了让家园免受洪水的侵袭,每当冬季水位下降后,不论男女老少,全都出工出力,用百倍的勤劳在沅江、澧水边筑造起一道道的抗洪长堤。

“最热火朝天的是冬修大堤,那家伙!红旗招展,3万多人一起修大堤。”西湖管理区交通局退休干部伍贤益回忆当年情景,依然激情澎湃。伍贤益是当年移民队伍中的带队干部,兄弟6人随着母亲举家迁往西湖。50年过去了,家族早已在西湖开枝散叶,但他最牵挂的还是故乡明月,退休后,年年都要回新化走一走,看一看。“我回乡后还写了篇纪实散文,题目叫《故乡新气象》,把故乡的新变化都写进去了,资江还是那么弯弯曲曲,但是水变蓝了……”

移民二代周继新,生于西湖,长于西湖,虽然至今还没有踏足过故土,但故土难离的情意,早已烙刻进他的名字里。“父亲给我取名周继新。那个时候,从新化移民到西湖来后,父亲他们那一辈辛苦创业把基础打好了,也是想着我们这一辈继续新的革命。”

周继新在芦笋种植大棚

(周继新在芦笋种植大棚)

初代移民开辟新家园,移民后代开创新的事业。两代人的接续奋斗,让昔日的沼泽荒芜之地,成为富饶的鱼米之乡、移民乐园、创业热土。

新化移民开创的德人牧业

(新化移民开创的德人牧业)

在西湖旅游区内,矗立着一座移民创业浮雕,那故土难舍的泪水、开荒拓土的汗水,那背井离乡的奉献与牺牲、舍家为国的大义与担当,都深深地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移民创业浮雕

(移民创业浮雕)

细流涓涓,大河滔滔,水,润泽着土地,滋养着生命。如今,人们翘首期盼多年的重大水利项目——梅山灌区正式开工建设,一幅“清水润田畴,沃野写丰收”的全新画卷,又将铺展在希望的田野上。(谢暑光)

责任编辑:罗腾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