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坛艺苑 > 原创文学

犁田那些事

2020-06-17 16:54 娄底新闻网 欧阳霞林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微信图片_20200617160548

文 | 欧阳霞林

闲聊中,偶尔聊及桑麻之事,我总会不自觉地就聊到我年少时犁田耙田的那些艰辛往事——那些难以磨灭的不向苦难低头的坚韧顽强;那些汗水洗涮过后的、我于生活的阴霾中自己点亮的阳光——那么激昂地在我漫长的人生中经久投射下不谢的万丈光芒。  “你会犁田?”朋友们总是有点不相信地诧异似地问。对,我会犁田。我不仅会犁田,还是一个能总结出经验的好农把式。

我是六十年代最末梢的时序枝桠上生长的一个小生命芽苤。我们那一代在农村生长起来的孩子,会早早地学会种地劈柴干各种农活,那可不是什么新鲜事。何况我又出身于苦寒之家,那种年少做家务扛风雨的事就更稀松寻常。15岁那年春耕时节,我的身高绝对还不足1.6米。父亲牵着牛去犁田时喊我:“伢子,你得去学犁田了。以后,你就要靠自己养活自己才行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父亲可能在心里已有了不久于人世的预感,因而就要将犁田这样的当家男人干的主活传授给我。

30多年前的农村,你只有学会了犁耙功夫,才真正算得上是能独立门户的汉子,才能成一家人最厚实的依靠。因而,犁耙对农村汉子来说是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的——你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农民,首先得看你善不于犁耙功夫。

那年春天,红色紫色间白色的草籽花(紫云英)在故乡原野的微风吹拂下起伏连绵,阳光下蜂飞蝶舞,金黄的油菜花不时摇头晃脑......一个瘦弱的少年打着赤脚挽着裤管,伏身一手扶着比身子高不了多少的犁把,一边扬着竹笤吆喝着在前面拉犁的牛儿。在旁边的田埂上,他的父亲正在含笑指点着......无论是着色或者素描,这样的场景,对于艺术感官来说,绝对是一幅入诗入画的最美农耕图。但对于构成这幅图画的主角的我来说,那是在“艰苦中的磨砺”。脚下的水有刺骨之凉,踩到砂石或尖锐物、脚趾头或脚板被划破的锥心之痛,血在泥水中若隐若现隐晦的嘲笑......身处其中,你还能浮想联篇地想到这是一幅诗画图吗?

第二年春耕、也就是1986年的春天。在经历了先年的春耕和双抢的犁耙生产锻炼后,当看到我能熟练地赶着牛儿拉着犁像翻开诗经一样,一页页翻开土地的“篇章”时,父亲在田埂上摸着下巴颔首一叹:“唉,我放心了,你不会饿死了!”这种儿子不会饿死也不能饿死的无限牵挂,一直到这年冬天父亲临终时,在他不瞑目的眼角余光里,仍一直牢牢地像藤蔓般于长长岁月中缠绕我身影。只要一回忆,我便一次次向故乡转身鞠躬:父亲,放心吧,你的子女都顽强地活得好好的......    

在外行人看来,犁田就是牛拉着犁在前面走,而人只要扶着犁在后面赶着牛走就行了。其实不是这么简单。犁田可是个技术活,不然农家也不会以会不会犁耙功夫来衡量你是不是合格的农家汉子了。甚至,会犁耙能干活的人,在那种经济单薄、知识落后的年代更容易娶到老婆。

来告诉你:我们的祖宗是怎么巧妙、聪明地掌握犁田耙田技术,怎样轻巧熟练的赶着笨牛、举动若轻地舞动着笨重的农业器具为我所用地解决一日三餐、繁衍生息的吧。

首先,我们要根据水田的形状作出精准的判断,找好在哪里下犁、这块田要怎么分犁路,分几条犁路等;再有,就是要根据不同水田泥脚、也就是田底板的深浅来校犁。田底浅的,就将犁梁上的可调控榫子抽出一点,让犁尖稍向下,这样在犁田中就不会出现浮犁,不会走空路。如果田底深、也就是泥脚深的田,就应将活动榫调成让犁尖稍朝上,这样牛在拉犁中,犁就不会越拉越深。如果犁越来越深,牛拉起来很吃力,人也费劲,犁田的速度也会慢下来,田板子也会越搞越坏,更有将犁梁拉断的可能.

春耕和双抢时节用牛是不一样的。春天因为水田经过了一个冬天的干旱田面变硬了,且种了草籽等绿肥,是要先用犁将地重新一页页犁开翻耕的。犁田后经过泡坯,然后要用耙头人工铡坯、钩坯,将一块块犁坯挖碎,将高的地方的犁坯往低洼处甩。泡几天后,就赶着牛背着铁耙将碎坯再耙碎,一般耙三遍就成了泥。以水盖面浸泥几天后,用浪耙——也就是木齿耙将田泥耙平,这道工序叫绣田。也就是将高处的泥往低处带。

绣田时水不能太深,太深田就绣不平;水不能太浅,太浅泥就带不动......这道工序一般以二次为宜。看到田平如镜了,就将木耙倒下来,在上面压上砖头等轻重适度的物件,将田面再压得更平。要做到整丘田不管面积多大,高低落差不要超过3公分。不然,在该放水泡苗时,有的刚栽秧苗就淹进了水里,有的秧苗水盖不到会受旱。在该落水晒田时,有的地方水就放不出,有的地方不用放水田面早开缝了.......总之,田不平会造成一丘田旱涝不一的情况,这会严重影响收成。      

而双抢时节,通常只需要打蒲滚就行了。打多少次,就得根据田面硬度、铺稻草的厚度来决定。有些田面高或硬的地方,就要将浦滚朝前踩下....... 在犁田、耙田中,有很多工序很多讲究。种田其实也是一个技术活。这就是为什么我父亲看到我能熟练用牛时,不担心我会“饿死”的原因。   

犁田种地和做人做学问是一个理:凡事你肯学习、善思考、能钻研,踏踏实实地去做,你就一定会越做越好。经验、知识和技术,是人赖以生存并不断超越自我的基本条件和保障。   

 犁过田的人,如果一生能记住犁田的经历,并一直像老黄牛一样俯首干事,他的一生就会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踏实、沉稳。

责任编辑:梁陈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