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坛艺苑 > 文艺人物

湖湘赤子·印象彭飞

2025-06-26 14:26 娄底新闻网 何琼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在湘中娄底的山脉延绵和涟水浪花里,白马湖的绿波与田心河的清澈,共同哺育了一位以数字丈量尘世、用诗行叩问天地的诗人。彭飞,这位带着会计师头衔还怀揣楚辞风骨的湘中汉子,他的诗句常带着账簿的肌理,却又蒸腾着湖湘山水的云雾。将算珠与平仄糅成独特的生命韵律,在账本与稿纸间架起一座横跨理性与诗意的廊桥,他既能为上市公司分析财报,也可即兴而作律诗绝句,在数字洪流中他为传统文化守住一方飞檐。

彭飞是家里的顶梁柱,撑起家庭重担的同时,也用诗心守护文化根脉。生活的艰辛从未磨灭他对诗词的热爱,这位被生活压弯脊梁的娄底汉子,在泛黄的诗卷里寻找慰藉,以平实质朴的诗行记录红尘烟火。情义于他,似田心河坝下清澈无声的溪流。生活的艰辛于他,是淬炼骨血的炉火,白发是“月光在他头顶织的网”,皱纹是“岁月盖在他灵魂上的邮戳”,他自成宇宙,胸襟能纳星斗,亦容得下草芥微尘。

在许多文友的印象里,他像一尊行走的青铜器,既带着梅山岩壁的粗粝,又透着釉色沉淀的温润。他写诗从不拘于笔墨——湖湘文化是诗的载体,孙水河的涛声是诗的韵脚,龙山脚下的絮语是诗的平仄。彭飞注定要成为湖湘长卷里的一抹苍翠,将湖湘精神写成星斗,把红尘琐碎吟作天籁。笔尖未干的墨香,是对他灵魂最好的滋养!

湖湘士子“经世致用”的血脉,在彭飞身上奔涌成具体的担当。他把身为湖南人的自豪和对湖湘文化的尊崇刻入骨血,他把家乡的名字刻在心里,将心揉在字里行间。为了用诗重现湘军历史,他节衣缩食,用打工攒下的路费丈量三湘大地,查读相关资料,深入湘军人物故居、墓地、博物馆实地体会和打探。多少年如一日的坚持,在湖湘文化的土壤里耕耘出了一片诗意天地。

有诗人把诗句绣成云锦,也有诗人将辞藻炼作刀锋,却鲜少有人如彭飞这般,将情义酿作酒、雅趣凝成露,举手投足皆是山河的温润与苍茫。他立于娄涟山水的烟雨深处,似一株饮尽楚风的斑竹,枝叶间垂落的露珠,每一滴都映着湖湘千年文脉的微光。

彭飞善良豁达、胸襟远阔、意志坚韧,始终如一,他有江湖肝胆,也存楚水襟怀,他是湖湘精神的传承者。为人低调,从不夸夸其谈,只要人们有写对联和题诗的需求,他从不拒绝,总会尽心尽力。平日见他闷声不响,可只要聊起诗词,眼睛就亮得像天上的星星,作为湖南诗人。他的诗有哲理且不干枯,有情感又生动,他曾说:“诗不在纸上,在人的心里”。正因如此智慧,他能将寻常日子活成诗篇,让诗篇成就永恒。

从涟源诗联协会到湖南诗词协会,彭飞的诗作逐渐获得认可。但这位常务理事最珍视的,仍是给街坊写春联时的会心一笑,给诗友们朗诵新作时的声声喝彩。他的诗笺上,既有"柴米油盐烟火气"的生活本味,更流淌着"敢为天下先"的湖湘精魂——这或许正是文化传承最动人的模样:不在庙堂之高,而在民间之深;不靠鸿篇巨作,全凭赤子初心。(文/何琼)

一审:谭洲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责任编辑:刘芬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