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坛艺苑 > 涟水河畔

古村的粗茶时光

2018-01-16 16:57 娄底新闻网 李南新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紫鹊界富产米,渠江源盛产茶,与其他游客、茶人一样,总是习惯于越过丫吉寨访山问茶。

如果不是工作关系去了正龙村,不会知道正龙产米也产茶;如果不是迷恋于正龙的古村文化,还不知道正龙村与渠江源只一山之隔,姑娘河、锡溪河都源自于新化第二高峰风车巷。姑娘河的溪水润育贡茶,渠江源古茶园的月芽茶、渠江红远近闻名;锡溪河的溪水孕育家茶,在过去,正龙的茶不会拿出来卖,也没有取些叫得响的名字,寻常老百姓自种自采的的家茶统称为粗茶。

正龙也采春茶,但茶不急于采,也不急于喝,更多是夏茶或秋茶,芽叶长成之后,晒制藏于竹筒,或装于竹篮。正龙的茶与正龙的腊肉一样,悬于灶火之上,浓浓的,有一股烟火的味道,这样的茶可能会喝上一年,也有的会把茶贮到儿女成亲时拿出来喝。古村内有两口古泉,坊间传说喝凤来池的水生女,喝龙得泉的水抱男,亦真亦假无从核实,但正龙的男子伟岸,姑娘灵秀却是不争的事实。

正龙院子的居民大都姓袁,干百年来人丁兴旺,翻阅正龙袁氏族谱,就是在兵荒马乱年代,百岁老人也是寻常可见,正龙人喜欢用这样的泉水泡茶。也许,粗茶淡饭就是正龙人长寿的原因;也许,粗茶淡饭是正龙人世代薪火里烟火传承的独特方式。

正龙村地处北纬28度,海拔800米,三条溪流如川字般贯穿全村,丰沛的光照、常年湿润的水气、U型的山场,特别是烂石与沃土结合的土质,这样的种茶条件,近似渠江源,远如武夷山。

正龙的茶有点随性,三友潭石缝中200年树龄的古茶树,附庸风雅人士席地而坐可谈古论今;七侠峒溪边茶树一窝窝一丛丛,访山问茶尽显侠骨丹心;福星寺旁的茶园围炉煮茶独成禅境。"峰不必三千,享石涧溪声、茶林烟雨,更胜桃源古境;户何须兆亿,循畬田粤俗、板屋秦风,尽彰梅硐风流。“这便是老友寤堂心中的正龙茶境。

正龙的茶自有韵味,独有的山场环境好比山里的姑娘,无论外在还是内涵,都透露出一股完全迥异的气息,也许,这就是正龙茶的气质。

正龙也有自己的茶文化,乡间新居过火必用茶,寓意柴米油盐酱醋茶一世无忧;相亲看档必用茶,女方喝茶表示同意亲事可论嫁娶;傩戏、祭祀必用茶,茶代表对先人的敬意;村民有时也会把茶当药用,如遇到腹胀火气重时,煮一壶浓茶往往会起消食消炎之效果。

正龙人喝茶的历史无法去考究了,然正龙附近就有淡如亭、吉清亭、泽润亭、应息亭等十多座茶亭,连海拔1600多米的风车巷绝顶亦建有茶亭,如今茶亭遗存显得有点落寞,但它却见证了这里曾经是茶马古道的辉煌;锡溪河上恢复了龖桥、跃龙门桥两座风雨桥,节庆时当地老人会在桥上唱唱敬茶歌,纪念红军经过的那段历史;袁氏祭室的二楼如今已成了展览室,伟人毛泽东的老师袁吉六曾游学于此,寝室里的茶具、文具仿佛告诉后人,与正龙的楹联文化一样,茶是正龙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听说正龙又有了新的茶讯。梅山峰手制茶叶坊的茶宴特别火,蛮茶、渠江薄片供不应求;偶尔周未何味堂去正龙设茶席,溪茶表演令人美不胜收;福星古寺前的禅茶一味令人遐想,如过去的粗茶淡饭般,清修、茶修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夜静时,偶尔会泡上一杯不是很成形的粗茶,也会偶尔想起那一段粗茶淡饭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