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坛艺苑 > 涟水河畔

晒年味

2018-01-26 10:02 娄底新闻网 杨亲福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冬日的太阳,给人格外舒服的暖意。山村农家的当阳处,随处可见晒着的腊味。腊肉、干鸭吊在竹竿上,红薯制品晒在竹板上……为萧瑟的冬日平添几分鲜活气息,也告诉城里人,晒腊味就是晒年味。

水洗干净的腊肉、干鸭子等,阳光一照,更是明光锃亮;上前一闻,透着清香。晒透了,好让子女带到城里去,也好送礼,还便于收藏。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物资匮乏,也没有冰箱,进入冬天,要烤火了,猪的饲料没有了,就“杀过年猪”。远离集市,猪肉都不卖,统统趁热腌制,两三天后取出,挂茶房的梁枋上,在火眼里烧柴火,边烤火边熏腊肉。肉烤干了,不烤了,停火会回潮,日久会生霉。待到天晴,洗了霉,再晒。晒后收藏在稻谷中或用生石灰垫底的木桶里,来年再吃。所以,春节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空地支起竹竿晒年味,那场面非常壮观。

在我家乡,过年流传着“呷砧板肉”的习俗。那时没有春晚,大人就进灶屋煮腊肉,小孩或到屋外放散炮或听爷爷奶奶讲故事。女主人捞出煮熟的腊肉就往汤里倒进一砧板萝卜片,男主人用缸盛着腊肉去神龛前敬菩萨。敬完菩萨,就开始“呷砧板肉”。砧板肉就是在砧板上切好的腊精肉。在那个物质匮乏时期,加上交通闭塞,当地寒冷又缺乏科技而种不出菜蔬,家家户户的孩子们,眼珠可都盯着砧板肉,不一会就能菜碗见底。我长大后无论走到何方,总是念念不忘那个年味儿。

现在过年,再也不是家家户户过年留住“呷砧板肉”的习俗了。互联网在中国发展迅猛,渗透进了各种生活场景,越来越多地改变着传统生活习惯,包括 “年味”。返回家乡团聚的一家子,有的网购东南西北中的特产,过“尝鲜”大年,冷淡腊味;有的去饭店订一桌,简单省事,缺少腊味。在城里工作的年轻人,或把父母接进城,让父母感受 “城里的月光”,或选择在第三地旅游过年,一起看看世界,远离腊味······但是,我的家乡,依然晒年味。

就像我的一家子,由两个部分组成,我们夫妻生活在农村老家,儿子他们生活在二线城市。我们夫妻观点一致,儿子一家人回家过年当然好,他们因工作在城里过年,也罢,我们夫妻能接受。但是,腊味是一定要给他们准备的。在我的记忆里,凡城里的朋友,来到我家乡的老家,都喜欢我家那渗透着浓浓年味的腊肉、干鸭子之类的特产。我们能不晒吗?

时代环境变了,文化形态也会相应改变。过去代表“年味儿”的某些土特产品,我们还会“晒”,父老乡亲们都还晒。因为,文化本质上拥有让人处变不惊的力量,不仅让我们找到新的“年味儿”,还会让我们依恋传统。因为我们的心里,不能留下情感的文化空缺。

责任编辑:梁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