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坛艺苑 > 涟水河畔

再小的事,也是心头大事

2019-05-21 11:38 娄底新闻网 严健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沿着一行行诗句去寻找……”熟悉的铃声响起,马上拿起手机一看,原来是我帮扶的贫困户打来了电话。

“干部,你有时间没有,我家犁地时因与邻近的田户主有矛盾,进不去了,你能来帮我调处一下吗?”

当时我正在外面有事,不能及时赶到现场,于是联系了村里的干部。

两天后,到了5月11日,是涟源市的脱贫攻坚工作的“全城行动日”,虽然是周末,但还是清早就恋恋不舍地从床上爬了起来,赶到扶贫村,尤其还有上次那犁田纠纷,不知处理好没有,还一直挂念在心头。

当我带着帮扶手册走进这个贫困户家庭的时候,他马上迎了出来,拉着我的手就往屋里走,边说:“干部,今天是星期六也来下乡,真的不容易呀。”

没等坐下,我就问:“上次你打电话那犁田的事搞好了吗,田犁了没有?”

“没有啊!我跟他家有矛盾,去年他们开石料因为在我家自留地下面,没有来讲就开工了,我去阻止了,他们没有开得成,今年他们就不许犁田机从他家田里过,我的地就犁不成了……”

原来如此。

“村里的干部来处理了吗?”

“村里的干部都去了好几趟,但没有讲通,他就是不同意,不过他们家的田另外一边的也是我的,我也不让他过,让他也犁不成。”

田地可是农民的根本,在家的农民有地耕不成,不仅造成了抛荒,还影响了他们的粮食收成,而且两家的矛盾还会越来越深,这怎么行呢?

“去现场看看吧。”我提出来说。

他明显一愣,然后喜悦地说:“好,好。”

我跟在他身后,一会儿来到了并不平整且有些泥泞的田间小道,慢慢地走到了中间,仅有几块未犁的田前面。

“这就是我家的田,那边是他家的田。”他指着其中一丘田跟我们说,“再那边的田是我们家的,上次就犁到了那里,他要犁也必须从我们那几丘田里过。近几年犁田、收割都是从大家田里过的,而现在他要刁难我,我也让他家的地也犁不成。”

正说着,村干部也闻讯匆匆赶来,随行的还有一位中年妇女。

“今年不让你过是因为你前两年经过以后,没有帮我家恢复田梗,让水一直放,我家担的肥料就这样流掉了,影响了我家的产量。”那位妇女还没有走近就说了起来。

“每年都是这样的,经过以后都是自家修复自家的,没有哪个去修复别人的,你不是也没有修复我那边的。”

“我不管,这犁田机一过,田梗也不恢复,我担的肥料都放掉了,要不然你从其他人田里过,莫从我这里过了!”

其他的田有明显的梯次,从其他人那里过操作机械难度大,也不利于两家矛盾的和解。在现场,我立刻和帮扶对象沟通,要他及时为其恢复田梗,他慢慢地才接受,甚至还觉得有点委屈,好在想到能犁成田,还是想通了。又找另一方沟通,先是提出必须要赔偿肥料,田梗要恢复成原貌。一阵子功夫以后,才同意接受同高同宽修复他家田梗,他不去修复其他人的。然后又扯到谁先犁谁后犁……

看似简单的一件事,费了一个多小时才使两家达成一致意见,并当面讲好讲清,不仅使他们的田地都能耕种,也使他们放下了前嫌。

回到家中,帮扶对象露出了微笑:“干部,本来这么一件小事不应该要你们来处理的,但因为前期有矛盾,我们根本搭不上话,一讲事就吵,这次真的辛苦你们了,谢谢你们。”

“不要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如果我们不做这个中间人,估计你也一下子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处理,处理好了马上联系人来犁,别耽误了农时。”

他笑着把茶端了过来。

后记:其实我们为贫困户所做的每一件小事,在其眼里是难以逾越难以完成的“大事”,我们真诚地多付出一份情感,换来的是眼睛里的多一点笑容,我们用心地做一件事情,靠近的是心与心的距离,我们认真多一点责任,得到的是嘴巴里多一成口碑。

责任编辑:谭洲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