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琬】
蒋琬(186年-246年),字公琰,零陵湘乡(今娄底双峰)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
这是你该有的样子!身居高位而不骄奢淫逸。
你朴实得像块美玉,与低处的苔藓和高处的苍松一起生长,深入石头,以及骨髓。
这是你该有的样子!宰相肚里能撑船。
你的胸怀像大海一样宽广、大度,一任杨戏杨敏们傲慢与偏见,一任蜀犬吠日。
这是你该有的样子!择其善者而从之。
你不为显示自己的才华而标新立异、否定前人,而是暗藏尺度,萧规曹随,一张蓝图干到底。
蒋琬,你是诸葛亮生前下得最高明的一着棋。
他是你千年难遇的伯乐,你是他最佳的衣钵传人。你让他的施政纲领得以延续,让危若累卵的蜀汉政权得以巩固和稳定。
你在时间的深井里,像端坐在家乡涓水河畔的母亲,窸窸窣窣摸出怀里的针,细细密密缝补蜀汉漏雨的天空。
你的身影在大巴山关隘和栈道上,时隐时现,提着摇摇欲坠的灯盏踽踽而行,形容枯槁,长髯飘飞,承受刀削、斧斫、火烧、雷击之痛。
你偏师一隅,苦心经营,抗争若梦,令强魏不敢越雷池半步。四川,逝者如川啊!你生命的主语,油尽灯枯,麻绳腐断,竹简叮叮当当撒落一地……
【邓显鹤】
邓显鹤(1777年-1851年),字子立,一字湘皋,晚号南村老人,娄底新化人。湖南后学尊他为“楚南文献第一人”,而梁启超则称他为“湘学复兴之导师”。
玫瑰花与时光的金粉收买不了他。南村老人,披一袭蓑衣,驱赶欲望出门,在洒满诗经的小径上,孑孓而行,寻找那些失落在民间的孩子。
在山间、崖畔、茅屋门前与资江、沅湘耆老们对话,与王夫之、周敦颐猜拳对饮,追溯时间的流水,打探他们隐藏的身世。
那些失落在民间的孩子,成色很好,养分很足,足以让一个民族觉醒、血脉旺盛。
南村老人一脸虔诚,在竹简中寻找、在发黄的纸帛上寻找、在浸满汗水的姓氏笔画中寻找,用诚意与他们交换,也交出自身失眠的夜晚和满身的疲惫、繁华与落寞。
如神祇一般!那些失落在民间的一千余个孩子,南村老人伸出爱怜之手,将他们一一揽入怀中,并以导师的名义,将他们带回南村草堂,用毕生的心血供养,剔除他们内心深处的杂质,逼出体内暗藏的毒,植入经世致用的核。
心上的春天已经莅临,天上的星星和孩子们睡着了。南村老人在微弱的灯芯里,点燃半个月亮,一笔一画,在木质的雕板上,刻下幸福的刻度,还原出湘学复兴的满天星斗,令林则徐、谭嗣同、陶澍、曾国藩、左宗棠膜拜,何绍基、魏源、郭嵩焘着迷……
【刘蓉】
刘蓉(1816年-1873年),字孟容,号霞仙,湖南湘乡(今娄底娄星区)人,晚清县学生员,官至陕西巡抚,湘军将领、桐城派古文家。
风吹走了醉意,月亮从水里跳上树梢,青蛙正在池塘里造反。超凡脱俗的书生,策马奔驰,引领群山追赶前世的花朵和水中的倒影。
我从睡梦中醒来,侧耳细听,听见“得得”的马蹄声抵达故乡的山岗,让流水的钟摆停下来。
与墙头草不同,与磕头虫不同。你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不染尘埃、傲视苍穹的风骨。
像流萤从乡村的夜晚轻轻飞过,不着一丝痕迹。昙花那么多,不知哪一朵为你开过。随曾国藩南征北战,运筹帷幄,你不取分文;生擒翼王石达开名扬巴蜀,你不居功自负;进剿捻军,平定陕南,官至巡抚,你不踌躇满志;在灞桥全军覆灭、丟官弃职,你不沉沦悲观;你献计左宗棠收复新疆,不邀功请封,坚不复出。
人生有如潮水,大起大落。你舍弃三千烦恼丝,将盛装幸福与喜悦的心房腾空,盛装闪电,盛装雷霆,也盛装风雨。
又是一个夏天来临,你轻轻脱下春天的红舞鞋,褪下一树繁花,将打烊的朱程理学店铺重新营业。
月明如水,心情皎好。透过时光斑驳的树叶,我仿佛看到,你在遂初园的菩提树下,打开手中的经卷,与赣山楚水推杯换盏,在流水的枝头写诗填词……
【贺德英】
贺德英(1238年-1252年),南宋理宗嘉熙二年生于湘乡焙塘(今娄底娄星区)人。深受理宗赞赏,赐金花锦绣,并对联一副:“京阙人家惊地动,湘南童子破天荒。”遗作诗三首,收入《沅湘耆旧集》。
广袖长袍,冠生双翅,盘踞头顶的唐风宋雨还在。你是神童,神一般的存在!
三岁识字、七岁能诗、十二岁县衙赋诗救父。
尚书令都堂应对“神童之选”,连夺三魁。
紫宸殿御试,令一代帝王击节叹赏,祭酒赠诗。
神童湾大桥下,涟水河的江水,又流淌了七个多世纪,你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刷新我的认知。那如珠似玉的诗句,令众生拜倒在你的面前。神童湾、神童镇、神童乡……那些神一般的命名,是人们对你最高的褒奖。
多少年过去了,历史的脸谱换了又换。在娄星广场,你依然占领娄底的城市封面,衣袂飘飘,儒雅俊逸。
人们那么爱你,爱你胜过爱天空、大地以及江河湖泊。甚过爱他们的水稻、麦子、西红柿以及他们繁衍的子孙。
文脉千秋贯,江河万古流。人们把你像神一样供养,气喘吁吁地来到你面前,向你鞠躬,向你献上鲜花和掌声,不是得了妄想症,为了寻找一条投机的捷径,而是为了赓续文脉,汲取生生不息息的力量。
其实每一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神童!只是各人的打开方式不同。
一个人心中有神童,才像江河一样拥有奔涌向前的力量。个民族有神童,文脉才能开枝散叶,激荡复兴万千气象……
【邹廷望】
邹廷望(1526年-1606年),字子建,又字建岳,明新化县太阳四都野鹅塘(今新化县洋溪镇寨边村)人。以清廉著称于世。明嘉靖四十一年(1561年)进士,官至陕西庄浪兵备道佥事,兼甘肃行太朴寺少卿,人称“少卿公”。
清晨,高处的蝉,在流响的疏桐上,垂緌饮下几滴清露。骑竹马的人,掸去地平线上的皱褶,怀抱一声蝉鸣,特立独行,比骑马的人走得更远。
众生沉浮,际遇明明暗暗。少卿公,你采芝南岳上,槌鼓洞庭西,一声小小的蝉鸣,是一剂治愈水土不服的良药,生为你的子民何其幸运。你力行善政,减赋免捐;饥荒来袭,用自己的薪俸抚恤苍生;身处膏腴之地,仍一贫如洗,只需饮几滴清露。
饮清露的蝉,无私无畏,头顶一对披坚执锐的垂緌,与奸臣严嵩针锋相对。即使辞官归乡之际也不忘收拾他一番。
(将砖块与书籍装入三十多口大木箱,雇一百余名差夫抬上官船。严嵩像只捕蝉的螳螂,派重兵围住。双方约定:如箱内是金银财物,任由严嵩查封,上缴国库;若不是,严嵩就得用金银装满。严嵩在皇帝面前打开一看,顿时傻眼,只得用金银装满那三十余口木箱。)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少卿公,人们立生祠,把你当作活佛供奉。就连闯王余部,也对你恭敬有加,悄声过境,不惊扰你一帘幽梦。
烟霞栖隐处,不羡武陵溪。无数个岁月过去了,在洋溪寨边村,我们依稀听到,一只惊世骇俗的蝉正在高声鸣唱!
【曾纪泽】
曾纪泽(1839年-1890年),字劼刚,号梦瞻,清长沙府湘乡(今娄底双峰)人,曾国藩长子,清代著名外交家,袭父一等毅勇侯爵,是官宦子弟中绝少的几位懂英文、通西学者之一。
战争偃旗息鼓后,谈判桌便成了唇枪舌战的海。
1880年,西北利亚的冷空气忽然加大力量,漫天飞舞的雪花,喊着你的乳名。
你像一只被困雪中的野兽,心底里的野性,试图撕碎高鼻梁的密谋。
置身在圣彼得堡的谈判桌前,与俄外交大臣吉尔斯及外交顾问热梅尼两名狡诈的老手开始楚河汉界的对弈。
遥远的白玉兰给了你足够的梦想,做了你思想的宠儿。风干的泪水、荒芜的记忆,无法将你误入歧途。
你在风中亮出羽翼和羽翼中暗藏锋芒的刀子。调好的梵阿玲,绝不允许丧失尊严的音符逸出。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不见硝烟的较量。你表情有些复杂,一会儿热,一会儿冷。时而与对手握手,时而反目,像昼与夜的拉锯。你始终坚守内心的版图,寸步不让。
谈判如烹小鲜,必须精准把握火候。在左宗棠军事行动的密切配合下,你极富耐心,煎、炒、烹、炸,变换各种战斗技巧,撇开暴风雪的纠缠,摸清底牌,死死拿住对手的“七寸”不放。
曾纪泽,你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长达10月虎口索食,重新签订条约,收回伊犁及其它主权,改写了“弱国无外交”的历史。(罗宗)
一审:王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责任编辑:罗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