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新娄底APP
3月10日,我在志愿服务联合会群中看见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伍美华发的一条微信:“沉痛悼念老领导丛树英专员。”不禁心头一惊,啊呀!丛老去世了,他不是身体棒棒的吗?春节前还身穿红马甲,参加我们协会组织的“十送社区”公益慈善志愿服务活动。我马上和老朋友、丛老当年的秘书、市委原副秘书长康俊联系,得知丛老10日凌晨2时28分因病逝世,享年88岁。
丛老是辽宁省营口市人,1957年任鞍钢技术员,1958年南下湘中,在涟钢一呆就20年,从技术员干到厂党委副书记。1977年后,他在娄底地委行署一干又是20年,先后任副专员、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地委第二书记兼政协联工委主任、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直至2003年退休。
两个20年,前20年在大型国企涟钢,后20年在娄底地委行署,丛老可说是把毕生精力和满腔热血献给了娄底的钢铁事业和城乡发展。
3月11日晚,丛老遗体告别仪式在市殡仪馆厚德厅举行,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蒋天海主持,市委书记邹文辉等市四大家主要领导都赶来送他最后一程。灵堂里,电子屏滚动播放着丛老的生平介绍。挽联上写着:银发丹心北战南征爱献娄底,青肝碧血公正廉洁情注斯民。
我认识丛老近40年,1988年至1995年我在娄底日报社任第一副总编辑时,有时列席地委常委会和行署专员办公会,有时随同丛老到社区、乡村、企业调研采访,和丛老接触较多。他善实干,接地气,勤政廉洁的领导作风令我十分敬仰。有2个细节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一是他开会作报告或接受我们现场采访,声若洪钟,介绍娄底地区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数据如数家珍,准确无误;二是酷暑时节,中午下班时,他身上一条短裤、一件汗衫,一条湿毛巾搭在肩上,一只大搪瓷碗捧在手上,在机关食堂和我们一起排队买饭菜,餐后就在办公室长沙发上午睡,那时可没有空调。
1988年10月1日,我参与筹办的《娄底报》正式创刊。丛老当时任行署专员,对报社工作很关心很支持。记得1990年底,报社向行署打了个报告,请求批准修建8层的娄底日报大楼。我趁随丛老去新化开会的机会,在小车内当面把报告呈送他。他看了后说:“这是件大事,一要拨地,二要拨钱。我要先和有关部门一把手协调好,再开个专员办公会研究。”大约过了一个星期,行署办通知我列席专员办公会,并做好汇报准备。在这次专员办公会上,丛老拍板:一是在地委行署大院后面桔子园东北角两面临街划拨一块地建报社综合大楼;二是财政支持50万元,报社自筹100万元。1992年12月,娄底日报社的8层综合楼在现农行对面拔地而起,成为当时娄底城区的新地标。丛老后来几次在有关会议上表扬报社,说我们是干实事的。有次,我又随同他去双峰县采访,他在车上和我开玩笑说:“鹏涛,赵杰兵专员1988年批给你们报社创办费5万元,我批给你们建楼费50万元,我支持的力度可是赵专员的10倍哩。”
1990年10月,原县级娄底市举办大型的商品交易会,借这个机会,我在报社党组的支持下,策划组织了一次全国部分城市报纸广告工作会议,新华社、《科技日报》《工人日报》《长江日报》《湖南日报》等30多家报社老总、广告部主任齐聚娄底军分区招待所,我请丛老出席开幕式。他在百忙中出席并即兴讲话。他热情的态度、洪亮的声音、精准的数据、诙谐的语言获得满堂热烈鼓掌,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15年后我任驻京办主任时,邀请当年参加娄底会议的京城老朋友相聚,他们对丛老在开幕式上的即兴致词记忆犹新,赞不绝口。
丛老退休后,热心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积极参加我们慈善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和大同分会组织的帮助弱势群体志愿服务活动,近10年来参加了50多次。2022年“八一”前夕,协会在吾悦广场组织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向退役老战士致敬”活动,现场慰问10名抗战老兵和抗美援朝老兵。我请他作为老领导上台给老兵们分送慰问金和慰问品,他欣然应允。丛老从涟钢赶来,穿上我们的红马甲上台“执行任务”,并和老兵们合影,80多岁的“红马甲”和90多岁的退役老兵成为了当晚舞台上一道耀眼的风景。
丛老还有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留在我的脑海中,留在娄底这片热土上。夜阑人静,追忆丛老,仿佛又听到他洪亮的声音和爽朗的笑声,仿佛又看到他肩披湿毛巾,手捧大饭碗去机关食堂排队买饭菜。斯人已逝,风范永存。丛老,一路走好!(朱鹏涛)
一审:王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责任编辑:刘芬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