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坛艺苑 > 梅山文化

龙爪塘边一书叟

2025-11-25 16:56 娄底新闻网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龙爪塘边一书叟

——记73岁中书协会员张永解

73岁的张永解受到哥哥张永胜的影响,从小爱好书法,“哥哥是西安航空公司的职员,字写得很好,后来调回新化一家农机站上班,我跟他学,但不规范……”。

张永解,起初在新化粮食部门上班,后改制回到了炉观镇永新村,在群众的推举下,“当了十二年半的村支书”,扎实为农民干了许多实事。

“60岁后,我突然想起要认真做一桩事,我以前是练行书的。在新化一家书法培训机构里,这里有许多中国书协的高手,比如二位戴老师对魏碑很有研究,于是跟他们认真地学,进步也大。”张永解一边翻出获奖的证书和作品给笔者看,一边深情地回忆。

230612177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60岁后学书法,临池不辍,直追魏碑,书法成绩不菲,70岁加入中书协,这在笔者已知的湖南籍中书协会员中是个例,可见他是多么聪明、刻苦和励志。“每天大张大张地写中楷,70多岁的老人不停地创作投稿,充满激情,这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写了几十年魏晋小楷的新化书法家袁叙正,对此很有感触。

魏碑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南北朝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的书法体系,钟致帅称魏碑“上可窥汉秦,下能察隋唐“。历代书家在创新变革中也多从中汲取精髓。张永解喜欢这古远的魏碑:风格多样,朴拙险峻。极有名的魏碑有《郑文公碑》《张猛龙碑》等。而他最喜欢的是《张猛龙碑》《李璧墓志》《张玄墓志》等,让他神交已久,让他朝思暮想,让他沉迷于中,一写就是13年,而且一直延续下去。 

312971578

从一件获奖作品中我们可看到:魏碑本身有点沉寂,但他在沉寂中增加了飘逸灵动,加上自己对魏碑的理解,中锋行笔较多,有草书的笔势,结构取法平整,给人一种安和感;章法上追求时尚轻快,具有现代的美感。

今年6月12日上午,笔者去了张老的出租房,满屋书籍,满屋墨香。笔者认真地听他讲:“现在只有102斤了,当门牙脱了后,对吃东西很有影响,去年瘦得很快,现在已补好牙了。”朝阳从窗棂照进来,逆光里,张老消瘦的脸庞,笔直的腰板,高大的鼻梁,两眼发出睿智刚毅的光芒。“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只有精干的他,才会写出这么苍茫凌冽,大气峻健的魏碑来,充满了精气神啊!

梅花香自苦寒来。张老在书法中取得成绩后,没孤芳独赏,认为万紫千红才是春,利用书法的特殊魅力,推广新化的地方特产,助力乡村振兴和文旅的兴起。担任新化老年大学书画班书法老师,参加并协同组织了大熊山道教文化采风、梅山寺采风、维山黄精基地采风、新化春联文化下乡活动等。

每天,他还要写字八九个小时,“做一件事,就应该认真,要做出成就来……”他说给年轻人树立一个好榜样,坚持就是胜利,付出就有回报。(邱向明

一审:谭洲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责任编辑: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