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农历十一月生于涟源市白马镇石山村。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第一副会长,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研究会副会长。
父亲刘清和是一位读过十余年私塾的农民。刘海藩自幼即习读孔盂之学,虽家境贫寒,但因上有兄姐5人务农做工,使他有幸修学。1951年就读于省立十五中(现涟源市一中)时被保送至湖南革命大学学习,同时加入青年团。同年革命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南有色金属管理局工作,职务至副科长。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由省委党校理教班毕业后,到株洲市委讲师团工作,开始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1960年考人中国人民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专业,1965年毕业,分配到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室。“文化大革命”初期因维护党委,遭受迫害,在校内劳动3年。继而到“五七干校”当农民1年,当木匠3年。妻子刘莲(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为高级建筑师)受株连,由北京下放襄阳铁路工区(“三线”),1973年为解决夫妻分居,随妻调襄樊铁路分局,由工人至宣传部副部长。1977年调回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室。
从1982年起,在中央党校先后担任教研室副主任、教务部副主任、科研部主任、教育长、副校长,先后兼任函授学院院长、机关党委副书记、书记。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2~11至现在任北京市第十届、第十一届人民代表。
教学和研究的领域,主要是经济学和管理学。撰写、主编的主要著作有《国民经济管理学》、《城市经济学》、《涉外经济管理》、《中国行政管理》、《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中国领导科学文库》、《改革的难点和对策》、《国有企业改革理论新探索》、《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正气》、《邓小平理论研究文库》、《毛泽东经济思想研究》等。《娄底市政协文史委〈中国历代名人与娄底〉》供稿
责任编辑:刘飞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