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湘中人物 > 历史名人

曾国藩家风故事:“知其雄,守其雌”

2017-09-11 17:17 娄底新闻网 康林虎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曾国藩是晚清历史上非常厉害的人,当下许多的网站、书籍对他“八本”“三立”等家风家教都有报道和推介,其实终其一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性格和观点,始终伴随着他的军旅和官宦生涯,对后人为人处世有很大的启迪作用,那就是“知其雄,守其雌”。

第一次守雌:移师衡州,避开风浪之地

咸丰三年,墨郅出山的曾国藩在湖南长沙组建湘勇,湘勇与国家正规军绿营大闹火宫殿,被绿营停尸审案局—绿营士兵将尸体停放在了曾国藩的办公室,在一吓一拉处理完这个事件后,曾国藩意识到长沙不是久处和练兵之地,绿营腐朽透顶,而官场也暮气沉沉,一些人自己什么事也不干,而别人要干事则又是嫉妒又是掣肘,好比一群乌鸦糜集之地,只有你浑身变得和他们一样黑时才不会听到前后左右的恬躁声,于是曾国藩“守其雌”,离开长沙移师衡州(衡阳),终于鱼归大海、虎回深山。

第二次守雌:狠批部下,过早打出“湘军”招牌

曾国藩移师衡州后,在湘蒸二水交汇处、昔日吴三桂阅兵的演武坪操练他的部队,其主要带兵将领之一王鑫,在其练兵的指挥所祠堂大门旁贴一长条红纸,大书“湘军总营务局”招牌,遭到曾国藩狠批,认为团练不是军队,要在绿营之外新建部队,朝廷是万万不会同意,也会授人以柄,所以当即取下湘军的招牌。湘军的旗帜一直到咸丰皇帝驾崩,从热河避暑山庄传来上谕:朝廷除了嘉奖和升职曾国藩和曾国荃外,一改过去成例,直呼湘勇为湘军,明智洞见的曾国藩才迅速竖起湘军这面大旗。曾国藩在这个一字之差的称呼中,自始至终保持着“守其雌”的清醒头脑。

第三次守雌:预留后路,厚送李鸿章组建淮军

曾国藩组建湘勇后,军事突飞猛进,相继攻下武昌、汉阳、安庆,此时对于曾国藩兄弟而言,正是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但曾国藩敏锐地洞察到,曾家门第太盛、军权过大,所以厚送李鸿章去上海组建淮军,一则今后曾家有不测、湘勇有不测,则李鸿章在、淮军在,可以力保大局,二则河南皖北捻军势力很大,江宁(太平天国首都)克复后下步主要对手就是捻军,平捻的艰巨任务只能由李鸿章完成,正是曾国藩这一重大决策,继曾国藩之后李鸿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日后曾国藩未完成的河防剿捻奠定了坚实的人选,也为曾国藩推行的引起诸多争议的洋务运动奠定了接班人,曾国藩“守其雌”的同时达到了“知其雄”的目的。

第四次守雌:重上战场,徒步拜访左宗棠

咸丰八年六月,曾国藩在江西战场三败于太平天国石达开、重奔守丧路后复出,重上战场,第一件事就是徒步拜访左宗棠,并献上“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的对联,虽然当时左宗棠只是一个在籍从四品郎中,但曾国藩眼光独特,知道“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在今后的作战中,湖南将是湘军源源不断的后勤供给和保障基地,而左宗棠正是实现这一供给链上非常关键的人物,曾国藩的“守雌”对联,不仅化解了曾左多年的误会,让才高气盛耿介的左宗棠毅然站在了曾国藩这一边,而且为湘军的出省作战奠定了物质和舆论基础。

第五次守雌:自裁湘军,打消皇帝猜忌顾虑

同治三年,曾国藩的胞弟曾国荃率领湘军吉字大营攻下金陵(南京),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香消玉殒,朝廷皇恩浩赏,但怀疑金陵财货如山、金银如海被湘军独吞,这样的质疑充盈民间和朝廷,为堵天下悠悠之口,曾国藩授意曾国荃用匕首和珊瑚树,演出了一场苦肉计和行贿的好戏,打发走了朝廷钦差,同时将湘军全部撤裁(仅留少部分水军),打消了皇帝害怕汉人军权过大的猜忌和顾虑,历史上功高震主被杀的将帅实在太多,曾国藩用他的“守其雌”成功化解了这场危机。

第六次守雌:勇担骂名,成功处置天津教案

同治九年,天津市民误传误信“法国天主教堂对婴儿挖眼剖心”,火烧教堂,毁坏领事馆,打死多名传教士和修女,暴力致死两名来华旅游的外国游客,举国震惊,在这个风口浪尖,曾国藩临危受命,最终以处死为首肇事人员,问责地方官员,严打趁火打劫歹徒,赔偿抚慰外国使馆和人员的四大举措,成功地处置了这场突发群众事件,为中国重开战局拖延了时间,但同时也遭到国内传统礼教和清谈爱国派的官员和民众的辱骂,也背上了崇洋媚外的嫌疑,曾国藩勇担骂名“守其雌”,赢得了皇帝和幕后指挥长慈禧太后的尊重和赞赏。

曾国藩“知其雄,守其雌”的处世和办事哲学,在今天看来,并不过时,“知其雄”和“守其雌”是辩证统一的逻辑关系,使人“知其雄”是目的,自己“守其雌”是过程和手段,两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只有博大胸襟海纳百川才能做到“守其雌”,只要脚踏实地忠诚干净担当就会被人“知其雄”。(编辑/邓仕姣)

(作者系双峰县杏子铺镇纪委干部)

责任编辑:梁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