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湘中人物 > 历史名人

【湖湘廉吏故事】蜀相蒋琬:待人不计私仇 为官不存私心

2017-12-29 09:23 三湘风纪网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001

蒋琬塑像

蒋琬(?—246年),字公琰,东汉零陵郡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诸葛亮在《出师表》里专门提到他,称之为“忠良死节之臣”。

诸葛亮去世前推荐蒋琬为接班人,公元234年,蒋琬执掌蜀汉尚书令(相当于宰相),前后执政12年,他在政治上“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军事上转攻为守,为蜀汉政权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时机。他对自己要求严格,生活简朴,强调为官要不存私心,不扰民就是最大的爱民,其公正无私、宽厚容人的胸怀堪称后世为官者的表率。

“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蒋琬自幼聪颖好学,他发奋读书,苦练武艺,二十岁就与表弟刘敏一起以才识渊博闻名于乡里。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蒋琬被人推荐入刘备帐下,深得诸葛亮喜欢,但并没有得到刘备的信任,只是让他当了个书佐(整理文书档案的职务),入川后,才升为广都长(相当于县令)。蒋琬本以为在广都可以好好施展平生之所学,但到了这个贫瘠狭小的小城,发现到任后处处掣肘于人,自上而下层层官员,官僚气息严重。他自觉意气消散,便将大多数时间都花在抄写先秦诸子和两汉文章上。这段时间,他最得意的事是每月领俸禄后痛醉一场。

一次刘备外出巡察,突然来到广都县,他看到蒋琬对诸般公务都不管,当时又喝得大醉,因此勃然大怒, 要将他加罪处死。诸葛亮劝刘备说:“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刘备一向很敬重诸葛亮,于是没有治蒋琬的罪,匆忙之中只是罢免了他的官职。

由于诸葛亮的推荐,不久, 蒋琬被任命为什邡县县令。什邡县在成都的西南山区,少数民族与汉人杂处,治安一直是个大问题,前任县令就因处理不当而被革职。

刘备有意考察蒋琬的理政才能,令人把一大堆案卷交给他处理。蒋琬当即鸣鼓升堂,每个案子,他只需稍微过目,即处理得清楚明了,令人信服。一个月积压的案子,蒋琬只用了一天全部处理完。蒋琬对下属说:当官吏的只要不存私心,一切为民着想,不从中想着去捞什么好处,这样的案子其实很容易判决。

蒋琬听到老百姓反映,胥吏们常常变着戏法索要钱财。于是,他提出,在我管辖的这一百里范围内,不得有任何扰民的行为,违者免职。他认为,蜀国刚定,人民需要休养生息,不扰民就是最大的爱民。

001

位于四川省绵阳市西山公园内凤凰山上的蒋琬墓

公正无私,宽以待人

后来,蒋琬入朝为尚书郎,蜀汉建兴八年,诸葛亮任命蒋琬为丞相府长史,负责处理军中日常事务。蒋琬任职期间,一切井然有序,“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让诸葛亮没有后顾之忧。诸葛亮常对人讲,“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晚年又上表嘱咐后主道:“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蒋琬的长处是处理政事以大局为重,小心谨慎,不追求表面形式,待人虚怀若谷,不计较个人恩怨。

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逝世于军中,诸葛亮深知蒋琬为人谨慎且大公无私,所以在临死时向后主提出,由蒋琬担任尚书令。后来,蒋琬升任尚书令,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主持朝政。

诸葛亮新亡,蜀国上下危急恐惧。蒋琬虽初总朝政,但镇定自若,“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因而民心迅速安定。蒋琬为政遵诸葛亮遗风,明察善断,循法治国,不喜阿顺,不听谗毁,渐渐得到群臣的信任和敬佩。在战略上,对魏国采取专攻为守,他还逐渐让渡一部分权力给诸葛亮指定的另外一位接班人费祎,使后来蒋、费之间的权力交接平稳,保持了蜀汉政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关于蒋琬的气度,《三国志》中记载有两个历史故事。部下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为人坦诚直爽,与人言谈时。从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蒋琬与他交谈时,杨戏常常默然不予应答。于是,侍卫单镐就乘机向蒋琬进言说:“您身为大司马,位崇言尊,连后主也要谦让几分,您和杨戏说话,杨戏居然不做回应,这样傲慢无礼,若不治罪,岂不过于宽容?”蒋琬却说:“人心各有不同,各如其面,表面上顺从而背后反对,是古人所诫的。杨戏若是赞赏我,则不是他的本意,若是反对我,就会显示我的不对,所以他默然不答,这正是他的耿直之处。而我正是从他不理我的过程中觉察到自己的不足,这有何不好呢?为何要治他的罪呢?”单镐听后感动地说:“丞相真是虚怀若谷,雅量过人!”

府中督农官杨敏曾私下说蒋琬“作事愦愦(昏乱糊涂),诚非及前人(指诸葛亮)”。有人将此话告诉蒋琬,司法官觉得可以以此治杨敏的罪,但是蒋琬说:“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后来,杨敏因犯罪下狱,众人皆以为他必死无疑,谁知蒋琬丝毫没有借机报复,依法秉公处理此案,使他得免重罪,并说道:“敢于直言参政的人,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其公正无私、宽厚容人的胸怀着实令人钦佩。

不存私心,正派为官

“蒋琬方整有威重,费祎宽济而博爱,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邦家和一,然犹未尽治小之宜,居静之理也。”这是《蜀志•蒋琬传》对蒋琬的高度评价。

蒋琬能够做到不泄私愤,不计私仇,不排斥异己,正派为官,时时处处展现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其气度与风范堪称为官者表率。

中军师杨仪虽有才干,却心胸狭隘。诸葛亮死后,他自觉才能超拔,且平定魏延功高盖世,理应继任诸葛亮之职,没料到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是蒋琬。于是,杨仪就深恨蒋琬等人,“自以为年宦先于蒋琬而位出琬下,且自恃功高,未有重赏,口出怨言,谓费祎曰:‘昔日丞相初亡,吾若将全师投魏,宁当寂寞如此耶!’”结果,“后主大怒,命将杨仪下狱勘问,欲斩之。”但宽厚大度的蒋琬不但没有记恨杨仪,反过来还替杨仪说情:“仪虽有罪,但日前随丞相多立功劳,未可斩也,当废为庶人。”

001

位于双峰县井字镇的“蒋市街”  李建新 /图

在举荐人才方面,他力避使用家乡人,力避生活奢侈,以免给人以口实。蒋琬的老家有人听说他在成都当大官,一些人远赴蜀地想谋个一官半职,对此,蒋琬一一拒绝,并给家乡的父老写信,告诫他们不要来,来了会失望的。同时警告在老家的亲属,不得打着他的名号在当地仗势欺人。据了解,蜀汉时期,蒋琬老家的蒋姓人,没有一人在蜀地为官。

他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生活简朴,无丝竹之乐,闲时好读诗书而已。据说,蒋琬老年时还将一生的积蓄在涓水河右岸兴建了一条小街,并让当地一百多户没有房子住的穷人集中在那里安居乐业,后来这些人繁衍生息,使这里俨然街市。至今,在蒋琬故里蒋氏家族和乡邻们聚住的地方仍被称作“蒋市街”(位于今双峰县井字镇)。(编辑/姜友富)